
“郭靖”和“黄蓉”为选手们加油。首席媒体记者安福斌供图。
特警队员一早就开始工作。图片提供:全媒体记者 王虎
公众为参赛者欢呼。全媒体记者乔森耀供图
志愿者为参赛者提供服务。图片提供:全媒体记者 谢勇
志愿者活动。首席媒体记者安福斌供图。
选手们品尝了襄阳牛肉面。全媒体记者 王芙 供图
编者注:
英雄们绕着跑道奔跑,骑士们守卫在跑道外。
10月19日,2025襄阳马拉松圆满落幕。 2.2万名跑者从古至今,跑遍了襄阳古城。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体育竞赛,更是一次全城动员的实践文明活动。
今年湘马主题为“襄阳客”,充分表达了这就是襄阳独特的文化魅力。赛事成功的背后,有公安民警的精心保护,有医疗队的精准保障,也有2354名志愿者的热情,他们用专业精神和汗水共同打造了这条安全、温暖、精彩的赛道。
襄阳马拉松不仅是一项体育赛事,更是一场全城参与的文化盛会。它代表了襄阳的活力和温暖,体现了各行业团结协作的精神。本期重点曝光各部门和志愿者服务相马的感人瞬间,向所有参与者致敬。正是这些从容的身影,让仙马成为了襄阳活力与温情的窗口,诠释了新时代的侠义精神。
2,354 名志愿者在科马市提供服务
本报报道(全体五方传媒记者、孟曦通讯员)凌晨4点10月19日,2354名经过系统培训的志愿者身着制服陆续抵达指定地点,开始赛前准备工作,包括物资清点、装备清点、核对流程等。
“跑到这里来!”有时,志愿者会在赛道上的重要转折点提醒参赛者。看到他们挥舞着标语,就成了参赛者最可靠的指引。补给站正在进行无声接力。志愿者的双手变成了一条流体生产线,扭动瓶盖、分配水和食物,所有这些动作都在一个流畅的动作中完成。 “加油,你是最棒的!”一个简单的鼓励和一个亲切的微笑可以帮助疲惫的球员振作起来。
在赛道上的观察点,志愿者的目光时刻关注着参赛者。他们就像狡猾的哨兵一样,时刻关注着玩家的情况。如果发现异常请立即前来咨询并star尽快进行体检。
从现场培训到服务监控,从医疗保障到后勤,志愿者们带着专业和热情打造了无缝的服务网络。他们中很多人虽然是大学生,但他们却表现出了超越年龄的责任感。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自发精神,让襄阳古城焕发出最动人的光彩。
当最后一名参赛者冲过终点线时,志愿者工作继续进行,包括收集物资和清理场地。
仙马领袖莫万宇:“让更多的人喜欢向阳。”
本报报道(全体魏巍媒体记者)10月19日,2025年襄阳马拉松授旗仪式上,来自襄阳的跳伞世界冠军莫万宇作为领队受邀出席授旗仪式。
发令枪响了。由莫万妮领导22000名选手热情地从起点出发,沿着汉江两岸竞速。 “向马活动举办得很成功,当地人的热情让我感动。希望通过向马活动,让更多的人爱上襄阳。”莫望宇说。
莫望宇是我国室内跳伞领域的杰出运动员。 2010年加入襄阳体校田径俱乐部,2014年入选湖北省跳伞队,开始参加亚锦赛、世锦赛、世界杯等国际赛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队友们在第五届FAI室内跳伞世界杯和第一届FAI亚洲室内跳伞锦标赛上获得了女子四人制项目的世界杯冠军和亚洲冠军。随后,在第五届世界室内跳伞锦标赛上,莫婉瑜和队友们获得了女子四人跳伞项目的冠军。获得。
襄阳警方全力保护正马马拉松参赛者。
本报报道(全体记者黄金晶、通讯员周银武)凌晨3点10月19日,古都襄阳仍被夜色笼罩,诸葛亮广场、长虹桥、唐城等地铁轨沿线警灯亮起。襄阳市公安局全体执勤民警、辅警严阵以待,在赛道上拉起警戒线,为2.2万名选手筑起坚固的围栏。
上午7时30分,发令枪响起,2025年襄阳马拉松在诸葛亮广场正式开跑,跑者如潮水般涌入赛道。同时,襄阳市公安局多维立体安保系统同步运行,确保赛事安全和城市秩序保持稳定有序。通过精准部署、增强技术能力,早日实现这一目标。
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襄阳市公安局提前几个月就开始筹备工作。该市公安局成立了整合公安、交管、特警等资源的治安指挥部,组织多次现场检查,制定了详细的治安预案和应急预案。交管部门按照“外部绕行、内部封闭管控、错峰交通管制”的原则,对22条主干道、75条外围道路、229个路口进行科学管控,采取“分时分区、分段封闭、人车同步”的策略,最大限度减少对境内出行的影响。全线物理隔离,交叉口设置双封闭,关键处设置13个绕行点周边节点引导社会车辆,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在这项安全工作中,科技元素显着提高了预见和控制的效率。襄阳市公安利用视频监控和大数据平台实现可视化指挥,并投入通信指挥车、无人机、机械狗等设备,构建“水、陆、空”三维立体防控网络。沿主要路段行驶的无人机传输实时图像,支持总部动态调度。市辅警3200人、万余名保安和志愿者在不同路段工作,共同维护起点、终点、安检口、路口等秩序,应急处置工作无盲区。
人的注意力与严格的安全措施相结合。执勤民警维持秩序主动支持参赛选手,及时解决紧急情况。上午 8 点 46 分那天早上,一名健康的11岁跑步运动员刚刚完成一场比赛,与家人失去了联系。警方迅速安排并联系他,帮助他与母亲团聚。
整个过程中,民警利用比赛间隙为急需通行人员通行、引导运动员到终点领取物资等贴心服务,传递着城市的温暖。警察坚守岗位,疏导交通和回收设施,直到下午 1 点 30 分,最后一批观众散去。他持续的高强度工作证明“保持安全是一场永无止境的马拉松”。
此次仙马市治安行动,不仅展示了襄阳市公安局精准调度、快速反应的能力,也赢得了参赛选手和市民的一致好评。热情服务,打造襄阳市安全、全面、活力的城市名片。
襄阳公交全力保障湘马赛事 1.6万名旅客免费乘船服务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胡才迪通讯员葛铁赵明星)10月19日,市公交集团动员精锐力量,高效完成参赛选手接驳任务,谋划“侠客巴士2.0”运营,全力做好服务保障,确保赛事成功。
比赛当天,市公交集团组织全体公交司机参加战斗,重点增加全市53条线路的公交车班次,并将发车时间提前至4时30分,让参赛选手顺利到达比赛场地。同时,集团增派车辆410辆,执行赛前转运等保障任务。体育、赛后班车、志愿者交通、补给运输和医疗应急响应。每赛段末端设置的8条免费摆渡线路共运送1.6万名跑者,有效减轻了道路交通负担。
“作为城市交通的保障者,我们将继续诚信履职、文明驾驶、舒心服务,服务天下人民。我们将努力为来襄阳的朋友们营造贴心、舒适、安全的出行环境,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襄阳、热爱襄阳。”市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
300名医护人员为襄阳马拉松跑者安全提供“生命保护”
本报讯(首席媒体记者 李星辉 通讯员 阮俊军 工博)上午8点45分10月19日,一名跑者在襄阳2025马拉松12公里赛道旁突然倒地。后羿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负责使用移动除颤器医疗保障的护士兰女士立即发现情况,赶赴现场展开救援。
“赶紧帮我把他翻过来,放到床上去!”侯逸然喊道。这时,在不远处工作的香洲区人民医院急救人员立即赶赴救援。
检查结果显示,患者颈动脉没有搏动,怀疑是急性心肌梗死。侯依兰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并立即拿到AED设备进行电除颤。即使复律后,患者仍没有恢复意识,侯宜兰继续进行胸外按压。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患者很快被转移到救护车上并在转运过程中转运。继续寻求帮助。 2分钟后,病人的心脏跳动吃东西,呼吸也逐渐恢复。六分钟后,救护车抵达襄阳市中心医院急诊室。医院待命的医护人员立即开始救援救治。当天,患者成功植入心脏支架,生命体征恢复稳定。上午9点10分,侯依兰满头大汗地回到工作岗位,继续为活动提供医疗保障。
据了解,医疗保障队在赛道沿线设置了23个医疗站、25辆救护车、51个AED流动急救队和10辆康复车,保障参赛选手的安全。 300名医护人员和60名工作人员构建了全链条保障体系。比赛期间,医疗队共救治伤员818名,全部得到及时有效救治。